人工智能风起时,读懂浪潮云的“进化”轨迹
发布时间
2025-03-21
分享
可以笃定地说,AI正成为中国的战略性发展机遇。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工智能给整个行业带来的产业变革机会,这个产业机会对全世界、对中国,对我们每一个从业者都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面向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浪潮云从2021年就开始铺垫准备,在2024年发布了海若大模型,目前已完成从“政务云系统集成商”到“分布式云服务提供商”,再到向“智慧系统的全场景运营商”转型的“三次跃升”,为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爆发做足了准备。
2025年,浪潮云依然在不断进化和迭代。近期,浪潮云在北京举办战略发布会,率先发布分布式智能云战略,并计划半年内完成现有500个分布式云节点的升级,今年内落地分布式智能云节点超过1000个,成为“智慧系统的全场景运营商”,实现“有云处皆智能”的战略愿景。
那么,分布式智能云战略发布背后,代表着浪潮云对整个市场有着何种思考?更为关键的是,此次发布会又透露出浪潮云哪些新的信号呢?
数据蕴藏着巨大的价值,早在2013年,总书记就提出了数据是“新石油”的论断。但是这么多年,人们在推动大数据发展方面尝试了很多新的想法,却始终是没找到挖掘这个“新石油”的引擎。
随着DeepSeek的火爆,人们开始意识到“新石油”的引擎可能出现了,它就是AI大模型,这次技术突破给产业界带来了历史机遇。
为什么说AI大模型是数据的引擎呢?
肖雪作主题演讲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总工程师,浪潮云董事长肖雪表示:人工智能本身是一个引擎,是有驱动力的。它作为一个抓手,对于高质量数据集,对于我们建立新的数据要素的体系和整个产业升级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出“人工智能+”,总书记也一直在推动。那么作为云厂商的浪潮云如何以人工智能为抓手,建立新的数据要素体系并促进整个产业升级呢?
其实,人工智能对于云厂商来说它是机遇,但也是个挑战,云厂商需要从多方面升级,无论从算力、数据、智能应用,在技术演进过程当中都要产生一个重构,要符合人工智能的落地路径来推动。
为什么这么讲呢?这是因为数据是一个持续的收集、治理过程,形成数据集业务应用之后,数据是不断迭代和提升。大模型的应用需要在炼化数据的过程中不断应对场景,实现应用后再迭代,它是有一个过程的。它已经不是一个交付概念,而是一个持续化的过程,更多是服务态。而且在这个服务态中,智、数、云和安全一直是伴随着这个过程本身,所以它需要云厂商在技术上不断重构。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但这个挑战恰恰是云厂商的巨大机遇。
在这种情况下,浪潮云在此次的发布会上,把自己战略的定位调整成“智慧系统的全场景运营商”。从单点智能更多面向系统智能,更多更明确组织型用户,支持从原有的逻辑当中更加强化了运营态的过程。
同时,浪潮云也根据分布式云的结构和业务,形成500多个节点,并计划今年内落地分布式智能云节点超过1000个,成为“智慧系统的全场景运营商”,最终实现“有云处皆智能”的战略愿景。
面对各行各业对AI大模型应用的渴望,浪潮云如何帮助组织用户在迈向智能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的呢?此次浪潮云打造的3C特性的“分布式智能云”又具有哪些特性和优势呢?
肖雪在采访中表示,为了让用户能够快速使用大模型和智能化云服务,浪潮云从“智、数、云、安全”四个方面提出分布式智能云的战略,为组织用户提供从建设到维护再到运营的一站式服务。
之所以提出分布式智能云的战略,是浪潮云基于多方面考量的结果:
无论从政策推动还是市场需求,人工智能都是未来的趋势,要想推动技术的落地,就需要面对应用场景与实体经济的结合,要解决难点、痛点问题,以场景为核心构建新的服务方式已经是一个主流。 DeepSeek爆火后,技术平权带来的影响就是普惠化,会带来大量的用户增长空间,这样在部署和使用AI应用的时候,用户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忧虑越来越大。 AI大模型的普及,算力结构的部署方式和部署架构、部署类型更多样,私有化的部署、离散的部署、边缘的部署、集中化的部署,这些需求是多样化的,这就需要将云服务做一个整体的升级。 几乎所有的组织用户为了应对AI应用都面临着重新跃迁的问题,因为以前的组织用户项目态非常多,项目态的运维化逻辑很难支持向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这种结构中迭代和不断的服务过程,它需要做一个转型。
颜亮作主题演讲
浪潮云总经理颜亮介绍说:“在这种情况下,浪潮云提出了云服务架构要符合三个属性,可信赖(Credible)、可落地(Concrete)、可持续(Continuous),只有符合这个‘3C’属性,才能推‘人工智能+’的落地,才能让大家通过云数智升级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建设。”
所以基于这个考虑,浪潮云发布了分布式智能云的战略,它是一体化、一揽子的解决方案,而且它可以是有形的一次性交付,而且可以把交付时间按天执行来做交付,而不是长期大规模建设。
“3C”是浪潮云这些年在项目推动过程中,尤其是围绕着近两年智能化趋势落地过程当中看到的宏观挑战,所总结出来的经验结晶。只有具备“3C”特性的“分布式智能云”才能更好的满足当下用户的需求。
不仅如此,浪潮云还针对组织智能落地过程中的人工智能价值预期理想化、数据基础设施不成熟、组织挑战预估不充分等阶段难题,提出大模型(智能体)落地三部曲,通过场景匹配、数据匹配、组织匹配,精准锁定高价值场景,实现数据可信供给及炼化,机器智能人格化,并联合生态伙伴共建智能化生态,帮助用户完成AI应用“落地最后一公里”,点燃企业未来发展“新引擎”。
建云不是目的,用好云才是用户最终想要的结果。为了让用户“用好云”,浪潮云一直在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自我“进化”。
如今,“人工智能+”成为推动生产力质态升级和产业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力量。因此,中国企业“抢抓”新一轮人工智能带来的发展机会,获取新技术浪潮带来的先发优势,让生成式AI和大模型技术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数字生产力,释放出更多新质生产力。
去年,浪潮云发布“有云处皆智能”的全新Slogan,既表达了浪潮云深入理解用户需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确保每一朵云都能精准对接,释放出最大的智能效能,同时也体现了浪潮云与用户共同构建一个更加智能、更加美好的未来世界的全新理念。
另外,浪潮云去年还依托全国布局的120+城市云中心,帮助用户解决本地化部署的问题,保证“数据不出域”;同时,浪潮云也在持续提升迭代自身技术能力。
在此次发布会上,浪潮云还实现了一个结构性突破,就是把私有云升级成可运营私有云,它完全运营化,可运营态的云化,它更能理解浪潮云这个“有云处”的问题。
而且,为了帮助用户从“建好云”转变为“用好云”,浪潮云与IDC联合发布了《可运营私有云白皮书》,通过选取以浪潮云为代表的主流云服务商的运营实践,提出可运营私有云能够帮助用户提升私有云平台可持续运营能力,构建自身数字化转型能力模型和智能应用支撑架构体系,最终实现智能化、服务化的云平台运营能力。
可运营私有云作为新的私有云部署模式,具备大规模业务验证的架构、云原生和微服务支撑能力、原生的AI加速计算能力、原生的高可用和灾备能力、高标准云运营服务能力,真正能够帮助用户从“建好云”转变为“用好云”。
除了技术上的突破和业务上的进化,浪潮云积极推动技术链整合、资源链共享、生态链共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伙伴共同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而且,浪潮云还联合百度智能云、宇树、云深处、亿联、Rokid等生态伙伴共同发布海若一体机、AI安全巡检、水利巡检、应急管理及智能会议终端等海若智能体产品,并联合12家海若智能体生态伙伴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通过生态伙伴的聚合力量,共同推动分布式智能云发展和应用。
此次浪潮云的发布会,可以说是浪潮云再一次的全新“进化”,标志着浪潮云正在全速向“智慧系统的全场景运营商”迈进;同时更是让千百行业看到,未来借助浪潮云提供的AI大模型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以“事半功倍”的方式,加速迈向智能化时代。
文章来自:DT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