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丨经济日报、中国电子报、经济参考报等央媒关注浪潮云

发布时间

2025-07-14

分享

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推动技术栈的深度耦合和行业场景的智能化跃迁。为加快大模型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落地,浪潮云依托分布式智能云,致力于打通人工智能落地“最后一公里”,支撑“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近日经济日报、中国电子报、经济参考报、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聚焦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对浪潮海若大模型、浪潮人工智能工厂等进行关注报道。以下为部分报道节选——

经济日报


图片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总工程师,浪潮云董事长肖雪表示,人工智能安全的本质是动态安全防御,AI落地需要原生安全,而非依赖第三方。依托“人工智能+”行动,浪潮云面向组织用户,完整构建起智数云安一体化融合的发展路径,依托云舟联盟形成全场景生态价值链,以分布式智能云打通智能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中国电子报


图片
浪潮云董事长肖雪指出,云的现代化、数据要素共享、智能体大爆发、动态安全防御、集成数字业务平台、智能自治运营已经成为行业数智化发展的关键趋势,同时也是企业未来布局中的一个导向性的基础考量指标,对云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经济参考报

 
图片
浪潮云总经理助理尹萍介绍,大模型如同一个知识渊博的“大脑”,但需要人提出问题“指挥”它思考,本身没有直接的行动能力;智能体则像一个有大脑、能感知环境、动手做事的“人”,可以收集信息、观察周围,用“大脑”分析后,决定是否要执行某个动作。“比如,在车内询问如何到达某地,大模型会给出导航路线。而自动驾驶汽车里的AI智能体则可以根据路况信息做出行驶方向和速度的决策,通过控制方向盘、油门和刹车等部件来执行驾驶操作。”
“伴随技术融合加速,AI智能体将与物联网、边缘计算、AR/VR等技术深度融合,催生更多创新应用。同时,AI智能体将具备更强的多模态能力,能够处理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数据类型,提供更直观和动态的交互体验。”尹萍说。


大众日报


图片
“从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链讲,我们覆盖全部五层产品和服务,是国内唯一一家。但若从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这个比较简单的角度划分,浪潮云主要聚焦技术层,结合行业需求做技术落地。”浪潮云副总经理张成浩说。
“浪潮有了国内首个面向行业场景,具备工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人工智能生产流水线。”听浪潮云海若科技副总经理黄小虎说,梳理总结落地案例,浪潮人工智能工厂定位为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由人工智能模型工厂、人工智能智能体工厂和人工智能训练场三个核心板块组成,涵盖工艺技术中心、调度服务中心、语料中心、训练中心、智能体中心等九个业务环节。这九大环节,就相当于普通工厂的九大车间;另有数据标注、算力调度、安全评测等工具,每个车间用到不同工具。
以浪潮给水利部打造的海若·上善水利大模型为例:今年因融入DeepSeek模型,从原先的单模型变为双模型支撑,需要不同模型间进行算力匹配度的调优,还得提升一个场景同时使用双模型的能力,这些优化就是在大模型工厂里完成的。
流水线既能生产全新的大模型产品,也能伴随客户使用中的数据、场景变化进行大模型的“回炉再造”。这就能更好支持大模型的快速迭代与持续优化,也能帮助加速实现技术平权及模型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