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1.接入医疗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实行分级保养。
1.1日常保养: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乙方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对仪器设备按医疗设备等级分类保养周期要求进行除尘和清洁,并进行性能检测,及时检查和更换易损部件,检查设备的稳压状况和接地情况是否良好等。详细的预防性维护内容应包括:
①外观检查:外观检查首先检查仪器各按钮、开关、接头插座有无松动及错位,插头插座的接触有无氧化、生锈或接触不良,电源线有无老化,散热排风是否正常,各种接地的连接和管道的连接是否良好。
②清洁保养:是对仪器表面与内部电气部分、机械部分进行清洁,包括清洗过滤网及有关管道,对仪器有关插头插座进行消洁,防止接触不良,对必要的机械部分进行加油润滑。
③更换易损件:对己达到使用寿命及性能下降,不合要求的元器件或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要求定期更换的配件要进行及时地更换,排除设备明显的和潜在的各种故障,预防可能发生的故障扩大或造成整机故障。
④功能检查:开机检查各指示灯、指示器是否正常,通过调节、设置各个开关按钮,进入各功能设置,以检查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通过模拟测试,检查设备各项报警功能是否正常。
⑤性能测试校准:测试各直流电源的稳压值、电路中主要测试点电压值或波形并根据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整,以保证仪器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标准,确保仪器在医疗诊断与治疗中的质量。
⑥安全检查:
电气安全检查:检查各种引线、插头、连接器等有无破损,接地线是否牢靠,接地电阻和漏电电流是否在允许限度内。
机械检查:检查机架是否牢固,机械运转是否正常,各连接部件有无松动、脱落或破裂现象。
1.2一级保养:由乙方仪器保养人员、按医疗设备等级分类保养周期要求进行,主要是内部清洁,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如声音、湿度、指示灯等),局部检查和调整,清除机器内灰尘,清洁电路板脚的氧化层相关电位器的清洁以及光学医疗设备光路灰尘的清洁。
1.3二级保养,属预防性修理,由仪器保养人会同维修人员共同进行,对设备的主体部分或主要组件进行检查,调整精度,必要时更换已达到磨损限度的机械易损部件,抽样检查一些性能变差的电子元器件(电位器、电容、电阻等),提前更换。
1.4重点科室所有设备必须实行二级保养措施(属预防性维修,对设备的主体部分或主要组件进行检查,调整精度,必要时应更换易损件)。对抢救设备必须进行插电测试,保证该类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按照医疗设备等级分类保养周期要求,对不同设备进行保养。以不影响科室正常工作为原则,手术室主要集中在非工作时间对设备进行保养,ICU、急诊室等在设备空闲时轮流对设备进行保养,并记录在案。
1.5三级维保:即预防性维护保养(PM)。乙方具有相关资质的工程师根据医疗设备风险评估结果,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所有医疗设备清单内的设备均做PM,PM定义如下所示。
1.5.1 Ⅲ类设备:设备风险评估值在13分以上的(高端放射影像设备,手术室设备,重点科室设备等)
①维护间隔:每季度一次。
②人员资质:厂家工程师或具有厂家资质授权的工程师。
③出具报告:乙方维修维护记录书面报告呈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由具备资质工程师签名)。
④PM标签:黏贴在设备上(检验时间、检测人员、下次检验时间)。
⑤PM内容:按照预防性维护SOP执行。
⑥将PM报告录入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和填写好设备维修维护纸质档案。
1.5.2 Ⅱ类设备:设备风险评估值在12分-13分之间的(中低端影像设备,检验检测设备等)。
①维护间隔:每半年1次,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②人员资质:具备医疗设备相关专业毕业并且有3年及以上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工作经验的维修技术人员。
③出具报告:乙方维修维护记录书面报告呈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由具备资质工程师签名)。
④PM标签:黏贴在设备上(检验时间、检测人员、下次检验时间)。
⑤PM内容:按照预防性维护SOP执行。
⑥将PM报告录入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和填写好设备维修维护纸质档案。
1.5.3 Ⅰ类设备:设备风险评估值在7-11分的(非医疗接触类设备等)。
①维护间隔:一年1次。
②人员资质:具备医疗设备相关专业毕业并且有3年及以上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工作经验的维修技术人员。
③乙方维修维护记录书面报告呈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由具备资质工程师签名)。
④PM标签:黏贴在设备上(检验时间、检测人员、下次检验时间)。
⑤PM内容:按照预防性维护SOP执行。
⑥将PM报告录入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和填写好设备维修维护纸质档案。
巡查结果形成报告给医院设备科人员,必要时可监督投标人保养过程。
2.接医疗设备入质量控制实训系统,制定完善设备质控体系:
提供质控检测仪器,建立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和高危性设备(至少包含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麻醉机、电刀、输液泵、注射泵)的质控体系,按计划完成质控检测。
2.1 完整的纸质及信息化维修备件记录;
2.2 完整的纸质及信息化保养维护记录;
2.3 配备专业的质控,有计划的进行相关参数检测。
2.4对医院的资产进行盘点、核对,编制全院医疗设备清单和各部门的分类清单并录入质量控制实训系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实现通过质量管理软件系统每年一次进行清产核资。
2.5编制切实可行的维护保养规程建立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医疗设备巡查制度、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制度、各级岗位责任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等。编制包括维护保养设备的种类、设备维护周期、维护保养的项目、具体操作方法、注意的事项等相关的规程。制定相应实施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并做好相关记录。
2.6按要求编制整院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计划。确定预防性维护的具体内容、周期并制定相应计划与流程,根据计划实施预防性维护并做好相应记录,实施一段时间后及时对现行PM系统进行评估和分析,若有必要及时调整并做出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