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
- 网络
- 存储与CDN
-
数据库
-
云数据库 RDS MySQL
- 产品概述
- 产品定价
- 快速入门
- 操作手册
- 案例实践
- API文档
-
常见问题
- 如何访问MySQL实例?
- MySQL实例的安全性如何?
- 如何向MySQL实例中导入数据?
- 如何向MySQL实例中导出数据?
- 如何创建新用户并授予权限?
- QPS是如何统计的?
- 什么是内存溢出?
- 默认的最大连接数是多少?
- 如何查看数据库运行状态?
- 如何查看MySQL实例的SlowLog?
- 如何修改MySQL实例的配置参数?
- 如何安装和卸载插件?
- 如何使用MySQL-Proxy使MySQL实例可以通过外网访问?
- 何查看MySQL实例的各项监控指标?
- 是否可以查看云数据库运行状态?
- 默认的配置是针对哪种存储引擎优化的?
- 如何在云主机上搭建云数据库从库并进行主从同步呢?
- 如何正确设置字符集?
- 如何查询MySQL实例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版本
- 相关协议
- 云数据库 RDS PostgreSQL
- 云数据库 Redis
- 云数据库 MongoDB
- 分布式数据库 InDDB
- 云数据库 Memcache
-
云数据库 RDS MySQL
- 安全
- 人工智能
-
大数据
- ES服务 Elasticsearch
- 数据仓库 DW
- 托管Hadoop
- 管理和监控
-
API
-
对象存储OSS
- 创建Bucket-CreateBucket
- 获取Bucket信息-DescribeBucket
- 更改Bucket属性-UpdateBucket
- 删除Bucket-DeleteBucket
- 前缀列表查询 – PrefixFileList
- 上传文件 – PutFile
- 表单上传 – PostFile
- 秒传文件-UploadHit
- 下载文件-GetFile
- 查询文件基本信息-HEADFile
- 删除文件 – DeleteFile
- 初始化分片 – InitiateMultipartUpload
- 上传分片 – UploadPart
- 完成分片 – FinishMultipartUpload
- 放弃分片 – AbortMultipartUpload
- 查看配额状态-GetUFileQuota
- 查询配额支付价格-GetUFileQuotaPrice
- 查看配额使用报表-GetUFileReport
- 获取配额信息-GetUFileQuotaInfo
- 获取已上传成功的分片列表-GetMultiUploadPart
- 更新令牌-UpdateUFileToken
- 删除令牌-DeleteUFileToken
- 获取令牌信息-DescribeUFileToken
- OSS 错误码列表
- 操作文件的Meta信息 – OpMeta
- API文档综述
-
弹性公网IP EIP
- 1、申请弹性IP-AllocateEIP
- 2、获取弹性IP信息-DescribeEIP
- 3、更新弹性IP属性-UpdateEIPAttribute
- 4、释放弹性IP-ReleaseEIP
- 5、绑定弹性IP-BindEIP
- 6、解绑弹性IP-UnBindEIP
- 7、调整弹性IP带宽-ModifyEIPBandwidth
- 8. 修改弹性IP出口权重-ModifyEIPWeight
- 9. 获取弹性IP价格-GetEIPPrice
- 10. 获取弹性IP带宽改动价格-GetEIPUpgradePrice
- 11. 获取弹性IP计费方式-GetEIPPayMode
- 12. 设置弹性IP计费方式-SetEIPPayMode
- 13. 申请内网虚拟IP-AllocateVIP
- 14. 获取内网虚拟IP信息-DescribeVIP
- 15. 释放内网虚拟IP- ReleaseVIP
- 16. 创建带宽包-CreateBandwidthPackage
- 17. 获取带宽包信息-DescribeBandwidthPackage
- 18. 删除带宽包-DeleteBandwidthPackage
- 19. 开通共享带宽-AllocateShareBandwidth
- 20. 获取共享带宽信息-DescribeShareBandwidth
- 21. 调整共享带宽-ResizeShareBandwidth
- 22. 关闭共享带宽-ReleaseShareBandwidth
- 23. 将EIP加入共享带宽-AssociateEIPWithShareBandwidth
- 24. 将EIP移出共享带宽-DisassociateEIPWithShareBandwidth
- 25. 获取带宽用量-DescribeBandwidthUsage
- 26. 更新防火墙属性-UpdateFirewallAttribute
- 27. 获取防火墙信息-DescribeFirewall
- 28. 应用防火墙-GrantFirewall
- 29. 错误码
-
云服务器ECS
- 1、获取VNC登录信息-GetUHostInstanceVncInfo
- 2、启动云服务器-StartUHostInstance
- 3、重启云服务器-RebootUHostInstance
- 4、关闭云服务器-StopUHostInstance
- 5、获取云服务器业务组列表-DescribeUHostTags
- 6、字段规范
- 7、删除云服务器-TerminateUHostInstance
- 8、重置云服务器密码-ResetUHostInstancePassword
- 9、修改云服务器业务组-ModifyUHostInstanceTag
- 10、修改云服务器名-ModifyUHostInstanceName
- 11、获取挂载磁盘的升级价格-GetAttachedDiskUpgradePrice
- 12、修改云服务器配置-ResizeUHostInstance
- 13、获取升级配置价格-GetUHostUpgradePrice
- 14、创建云服务器-CreateUHostInstance
- 15、移除硬件隔离组-LeaveIsolationGroup
- 16、创建硬件隔离组-CreateIsolationGroup
- 17、删除自制镜像-TerminateCustomImage
- 18、创建自制镜像-CreateCustomImage
- 19、导入镜像-ImportCustomImage
- 20、修改云服务器备注-ModifyUHostInstanceRemark
- 21、修改挂载的磁盘大小-ResizeAttachedDisk
- 22、模拟服务器掉电-PoweroffUHostInstance
- 23、重装系统-ReinstallUHostInstance
- 24、获取镜像列表-DescribeImage
- 25、获取云服务器价格-GetUHostInstancePrice
- 26、获取云服务器信息-DescribeUHostInstance
- 27、普通机型开启CDP-UpgradeToArkUHostInstance
-
对象存储OSS
- 用户提醒
- 服务等级协议(SLA)
- 企业上云常见问题
- 其他协议
- 云市场
- 开发者
- 账户管理
-
当云硬盘容量不足时,可以扩容云硬盘,扩容后不可减退,只有卸载后的云硬盘才可以扩容。
操作步骤
1) 登录控制台。在左侧导航栏,单击云服务器。
2) 在云盘管理选项卡页面,选择需要扩容的云硬盘,在操作列 扩容,若云硬盘已经挂载则 扩容 禁用。
3) 设置扩容后的容量,普通盘最大扩容容量为8000GB,SSD最大扩容容量到4000GB。
4) 确认无误后点击 确定。进入确认订单后支付成功后即可进入扩容。
使用扩容容量
1) 扩容文件系统(Windows)
以windows 2008为例,在“我的电脑”->点击“管理“->展开“存储”-> 点击“磁盘管理”,先挂载该云硬盘,如图右击该磁盘选择“联机”。
然后选择该磁盘原有部分,右击选择“扩展卷”。根据向导一直点击“下一步“即可完成硬盘扩展。
2) 扩容文件系统(Linux)
该操作指南适用于ext2/ext3/ext4文件系统。
注意1:如果云硬盘已经mount了,先进行umount操作。该云硬盘的所有分区都需要进行umount操作。
注意2:以下操作仅这对原有分区进行扩容,如果需要将云硬盘扩容的空间应用到新的分区中,直接新建分区即可。
a) 查看分区情况
fdisk –l 查看分区情况
如果fdisk -l查看到下图的情况,说明该盘原来是通过parted工具进行分区的,但是parted和fdisk不能同时使用,否则会导致分区的起始扇区不一致。此时应该使用parted工具操作。
如果如下图,则通过fdisk工具分区。
b) fdisk工具分区
fdisk -l查看分区号以及起始磁柱的位置,如下图,分区号为/dev/vdb1,起始磁柱位置为2048。
这个数字需要牢记,下面重新分区时会用到。
fdisk /dev/vdb
对该盘进行重新分区,输入d删除原有分区,输入n进行分区,再输入p和1,到需要输入新分区起始磁柱时,输入之前记下的数字2048,这样可以防止数据丢失。分区完成后,进行wq保存设置,使分区生效。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vdb
Welcome to fdisk (util-linux 2.23.2).
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Be careful before using the write command.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vdb: 161.1 GB, 161061273600 bytes, 31457280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56dfaf3f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vdb1 2048 104859647 52428800 83 Linux
Command (m for help): d
Selected partition 1
Partition 1 is deleted
Command (m for help): 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e extended
Select (default p): p
Partition number (1-4, default 1): 1
First sector (2048-314572799, default 2048): 2048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 (2048-314572799, default 314572799): +130G
Partition 1 of type Linux and of size 130 GiB is set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vdb: 161.1 GB, 161061273600 bytes, 314572800 sectors
Units =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56dfaf3f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vdb1 2048 272631807 136314880 83 Linux
Command (m for help): w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
Syncing disks.
在扩容分区后,需要通过e2fsck检查分区,通过resize2fs调整该分区的文件系统大小
e2fsck -f /dev/vdb1
resize2fs /dev/vdb1
c) parted工具分区
parted /dev/vdc print 查看扩容情况,如下图,可以发现分区为50GB,而云盘已扩容至215GB。
下一步将原分区删除并在相同的起始扇区创建一个新的分区
parted /dev/vdc
输入 unit s,将显示和操作单位变成扇区个数,然后输入print查看起始扇区。如下图,该值需要记住,新建分区时需要用到。
输入 rm 1删除原有分区
输入mkpart primary 2048s 100% 新建一个分区(其中2048s为之前分区的起始扇区位置)
确认分区已经新建成功后,输入quit退出工具
在扩容分区后,需要通过e2fsck检查分区,通过resize2fs调整该分区的文件系统大小
e2fsck -f /dev/vdc1
resize2fs /dev/vdc1
3) 扩容裸盘(Linux)
该操作指南适用于ext2/ext3/ext4文件系统。
如果云硬盘之前没有进行划分分区,直接以裸盘格式使用,则使用如下方法进行扩容:
df –h查看挂载信息,发现磁盘大小为30GB
进行umount操作后,在控制台进行云硬盘扩容
fdisk -l查看,发现磁盘已经扩容为50GB了
接下来,检查文件系统并扩容文件系统
e2fsck -f /dev/vdb
resize2fs /dev/vdb
完成后重新挂载磁盘,发现文件系统已经扩容为50GB
4) 扩容XFS文件系统(Linux)
如果使用上述方法扩容XFS文件系统,可能会报错超级块不可用。
一般是因为ext文件系统的扩容工具无法识别XFS文件系统的超级块。
我们使用下面的方法对XFS文件系统进行扩容:
在控制台扩容磁盘后,重新挂载到云服务器,可以看到,磁盘已经从100GB扩容到150GB,但是文件系统仍然是100GB。
不需要卸载已经挂载的磁盘,否则可能会扩容失败
XFS扩容可以是裸盘,也可以是分区
xfs_growfs /dev/vdb
可以看到,磁盘已经扩容完成
5) 扩容LVM磁盘(Linux)
该方法适合标准情况,如果有特殊的分区,请自行根据实际场景处理。
扩容前先将挂载的分区umount,然后取消逻辑卷的激活状态
在控制台进行扩容操作后,看到如下图的扩容信息
fdisk /dev/vdb对磁盘进行分区,新建一个分区
可以看到有两个分区。下面将新建的分区加入到卷组
vgdisplay看到有新增的Free PE(35838)
lvextend -l +35838 /dev/VolGroup1/LogVol1进行扩容操作
vgdisplay看到Free PE已变成0
执行文件系统检查和扩容
e2fsck -f /dev/VolGroup1/LogVol1
resize2fs /dev/VolGroup1/LogVol1
挂载分区后可以看到已经扩容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