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 简介及基本配置
一、OSPF 原理简介
-
适应范围广:支持各种规模的网络,特别是大型网络。
-
收敛速度快:在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后立即发送更新报文,并将变化在AS(Autonomous System,自治系统即由一组使用相同路由协议来交换路由信息的路由设备组成的网络)中同步。
-
无路由自环:OSPF根据收集到的链路状态利用最短路径树算法计算路由,从算法本身保证了不会形成路由自环。
-
支持区域划分:允许将网络划分成不同区域来分层管理,区域间传送的路由信息被进一步抽象,从而减少了占用的网络带宽。
-
支持等价路由:支持到同一目的地址的多条等价路由。
-
支持组播:在某些类型的链路上以组播地址发送协议报文,减少对其它设备的干扰。
-
OSPF中对路由信息的描述都是封装在链路状态通告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中发布出去的。
-
若存在配置IP地址的Loopback接口,则选择Loopback接口地址中最大的作为Router ID;
-
若没有配置IP地址的Loopback接口,则从IP接口中选择IP地址最大的作为Router ID;
-
若IP地址已经被其它OSPF进程选用,则不能被该进程选用;
若没有配置任何IP地址,则无法选举Router ID,无法创建进程,只能手动配置Router ID。
-
广播(Broadcast)类型:当链路层协议是Ethernet或FDDI时,OSPF缺省认为网络类型是Broadcast。在该类型的网络中,通常以组播形式(组播地址为224.0.0.5和224.0.0.6)发送协议报文。
-
P2MP(Point-to-MultiPoint,点到多点)类型:没有一种链路层协议会被缺省的认为是P2MP类型,必须是由其他的网络类型强制更改的。常用做法是将NBMA改为P2MP。在该类型的网络中,缺省情况下,以组播形式(组播地址为224.0.0.5)发送协议报文。可以根据用户需要,以单播形式发送协议报文。
-
P2P(Point-to-Point,点到点)类型:当链路层协议是PPP或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时,OSPF缺省认为网络类型是P2P。在该类型的网络中,以组播形式(组播地址为224.0.0.5)发送协议报文。
NBMA(Non-Broadcast Multi-Access)类型:当链路层协议是帧中继、X.25时,缺省情况下,OSPF认为网络类型是NBMA。在该类型的网络中,以单播形式发送协议报文。

-
邻居关系:OSPF设备启动后,会通过OSPF接口向外发送Hello报文,收到Hello报文的OSPF设备会检查报文中所定义的参数,如果双方一致就会形成邻居关系,两端设备互为邻居。
-
邻接关系:形成邻居关系后,如果两端设备成功交换DD报文和LSA,才建立邻接关系。


-
每台OSPF路由设备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生成LSA,并通过更新报文将LSA发送给网络中的其它OSPF路由设备。
-
每台OSPF路由设备都会收集其它路由设备通告的LSA,所有的LSA组成了LSDB。LSA是对路由设备周围网络拓扑结构的描述,LSDB则是对整个自治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的描述。
-
OSPF路由设备将LSDB转换成一张带权值的有向图,这张图便是对整个网络拓扑结构的真实反映。各个路由设备得到的有向图是完全相同的。
-
每台路由设备根据有向图,使用SPF(Shortest Path First,最短路径优先)算法计算出一棵以自己为根的最短路径树,这棵树给出了到自治系统中各节点的路由。
二、OSPF 基本功能配置方式